近日,广州由科学技术部主办,普使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等单位承办的第届大赛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全国74支代表队、247名选手通过多元化讲解形式与多媒体展示手段让观众身临其境般感受科学知识的科普独特魅力。经过激烈的讲解举办佳科角逐与较量,来自中国气象局代表队的广州牛芊茵和黑龙江代表队的于尚洋等10名选手凭借出色发挥,成功获得特等奖,普使获得2024年“全国十佳科普使者”称号。第届大赛大赛还评出一等奖30名,全国全国二等奖60名,科普最具网络人气奖10名,三等奖和专项奖若干名。
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特等奖。活动方供图
本届大赛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旨在向全社会传播科学知识,讲述科学故事,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环境。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涵盖科研人员、工程师、设计师、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消防员、医护人员、高校师生、媒体记者和播音主持、科普场馆辅导员、高新企业职员、社区基层干部等。
从“欧洲桥,中国造”到“核力助双碳”,从芯片的“烹饪”方法到“漂”出来的数据,再到“年年岁岁稻花香”、科技让文物“活”起来……比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结合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以极具趣味化的语言风格和生动有趣的表达形式,带领着公众一步步解锁神秘的前沿科技,深入探讨当下的社会热点,全面解读生活中的百科知识,并将科学与文化传承、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
为激励选手创新形式,增强科普思维和实践能力,今年大赛首设“我秀科普”个人展示环节,鼓励选手用多元的风格和特色,吸引公众关注科普,增强科普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促进与公众的互动和情绪共鸣。比赛现场,选手在1分钟的“我秀科普”环节,采用脱口秀、快板、唱歌等多种形式展示个人科普故事,深受公众喜爱。
同时,今年大赛还要求选手在半决赛与总决赛的自主命题讲解选题不能相同,以此考验选手在不同题材上的讲解能力,也进一步丰富了大赛优质科普内容的创作,满足公众对更多元、更丰富科普内容的需求。大赛评委曹静表示,今年赛制内容的调整,有效引导选手们更加注重优质科普内容的打磨和呈现,深入挖掘科学知识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作为科技部主办的一项全国性大型科普传播品牌活动,经过10年的发展,已成为促进科学传播、培养优秀科普人才、弘扬科学精神、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国家级科普工作平台,为我国科普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大赛评委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表示,随着社会各界对科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已经逐渐成为公众的自觉选择,对高质量科普文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普讲解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价值观的塑造。选手们不仅具备扎实的科学素养和广泛的知识储备,还善于运用创新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热点、生活常识相结合,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严谨又不失趣味,让观众们从中受益,真正做到了“让科普流行起来”。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智明
通讯员:粤爱科
春砂仁:广东人的“高丽参” | 探秘广东三宝_南方+_南方plus在阳春,时间是以春砂仁开花结果的次数计算的。凌晨四时,阳春春湾镇雾气未散,42岁的阿伟打着手电筒钻进杉木林。手电光扫过湿润的腐殖土,突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卢素珍记者朱海)3月28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通告,3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涉及兽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问题。近期,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对食用农产品、饼干、乳制品、食糖和糖果制品等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彭雯婧记者朱海)为保障婴幼儿和儿童食品安全,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护苗”食品专项抽检工作。据悉,抽检对象涉及50家经营单位和49家生产企业,抽检食品包括婴幼儿配 ...
羽衣甘蓝被“疯抢”!新茶饮成最强推手_南方+_南方plus近日,相关话题“又贵又难吃的羽衣甘蓝被疯抢”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凭借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的健康属性,羽衣甘蓝成为不少年轻人追捧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5月25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2022年第13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结果显示,1批次小麻花不合格。据介绍,本次抽检信息涉及4大类食品,包括糕点、水产制品、特殊膳食食品、食用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5月26日,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通报2022年第4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共涉及食用农产品、肉制品等28大类1769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样品32批次。肉制品不合格1批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