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大家好,我是西安普华口才培训陈老师。今天来帮大家解决一个跟思维爱发散,说话没重点有关的表达问题。❶ 案例背景案例中的主人公是大家都知道的两位名人,一位是歌手李健,一位是演员靳东,两人有一次在大学做对谈活动。我直接说我的结论:通过看这场对谈,我发现靳东这个演员在语言表...
大家好,我是西安普华口才培训陈老师。今天来帮大家解决一个跟思维爱发散,说话没重点有关的表达问题。
❶ 案例背景
案例中的主人公是大家都知道的两位名人,一位是歌手李健,一位是演员靳东,两人有一次在大学做对谈活动。我直接说我的结论:通过看这场对谈,我发现靳东这个演员在语言表达上,有很大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就是听他讲话,让人觉得很累,而且听着听着就会让你觉得不知所云。他这种说话表现,我发现也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人当中,所以在今天的微信推送当中,大白就以靳东的说话问题为例,跟大家来分析一下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对于这种说话问题该怎么调整。
我们先来看一段他俩的现场的视频,西安亮剑口才培训中这个视频你只需看前面的1分半钟。在这段时间里,你会看到靳东在讲话——他这段话,是在回应李健前面抛出的问题的。李健在前面说了一个事情,他说他毕业后的前三年,是在一个单位里度过的。在那个单位基本也没干什么正事,就收收报纸,打打下手,才华无法得到施展,很苦闷。说完之后李健就问靳东:你毕业之后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迷茫时期?对此,靳东的回答是视频中这样的: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靳东这个回答的逻辑要点:
艺术创作,外行领导内行
毕业之后社会体制在煎熬
毕业之后,混北京户口
山东省北京朝阳人士
我留在北京为了父母
我父母认为我在北京读了本科
我的老师曾经告诉我
本科生在古代意味着进士
进士意味着殿试
现在国家领导人会考你们
所以那会时间都用在找工作上
单位用人际关系实力考核你
不取决于你的实力
看完上面这串讲话逻辑,西安新励成口才培训你有没有再一次被整蒙的感觉,反正我分析完这些要点之后,基本是被整得一愣一愣的,这说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❷ 问题的根源
靳东的讲话逻辑,看起来是比较混乱的,听起来也是比较吃力的。他讲话之所以会这样,最大的原因在于他说话有一个缺点:说话喜欢发散,喜欢绕,一发散,说话就容易说不到重点,一绕,就容易把听众绕进去,也容易把自己绕进去。
❸ 怎么解决
对于以上提到的这种情况,解决办法是有的:在平时讲话的时候要注意重点性的练习,也就是当你在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的时候,或者公开发言的时候,可以尝试做三个练习:
第一,意识先建立起来
直奔对方的问题,或者讲话的核心,提醒自己开口就能说重点。
第二,言简意赅,不要延伸
如果没有必要长篇大论,或者感觉自己也说不好,那就只说重点,只说结论,其他细枝末节的部分,就忍着,别展开细说了。
第三,先说结论,再说论据
如果对于提前抛出去的重点,你确实有一些补充的论据或者素材想讲一讲,那就在讲完结论之后,再简单说几句。
第四,要点思维
对于自己所讲的要点,最后能够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把它们串起来。比如在讲话的时候加入「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表面的原因是,当然最关键的原因是」,「首先,其次,最后」等等这样的逻辑连接词。通过这种逻辑顺序快速搭建说话结构,然后再层层展开内部各个要点的论述,这样一来,即便话多,也能让人听得清楚。
第五,事后补救法
当然,咱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在一开始做说话训练的时候,你再怎么提醒自己,神经也会放松。一放松,思维就又发散了,说话可能又跑题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也不用难过,也不用气馁,你就只需要做一件事就可以——在意识到思维发散之后,马上在适当的地方停下来,然后跟听众补一句话:「我通过说这些,主要想说明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省略号部分,你就把你当下这段话的重点和结论跟大家提炼说明一下。
或者有时,你在解释一个事物的组成部分时,事无巨细,把这个事物的所有元素都给讲了一遍。假设有十几个要点,重要的,不重要的,你都给说了一遍。等你讲完之后,你忽然意识到大家可能抓不住重点了。这时怎么办呢?你照样可以进行补救,你可以对这十几个要素进行归类或概括,你就说:「对于以上讲的这么多要点,概括起来其实就三个部分,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你把十几二十个要点做了分类归纳之后,西安口才培训价格怎样?大家也能立马把握到你所说的重点信息是什么。
所以,放手去操练,心态放轻松,如果偶尔又发散,不要怕,意识到问题之后事后补救就可以。